
2016年7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在印尼雅加达隆重召开,中国印度尼西亚商会总会会长、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行长张敏先生,在会议中进行精彩讲演,讲演全文:

抓住机遇,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走上新台阶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的第25年。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首访印尼时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4722亿美元,比1991年的79亿美元增长了近60倍,投资从1991年的5亿美元到2015年的1600亿,增长300倍。中国连续六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达到1565亿美元。
下面我以中国和印尼为例,简单介绍中资企业参与产能合作的情况。中印尼的产能合作业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这些项目顺应了印尼的发展重点领域,涉及的行业面广,投资的金额大。电力行业是印尼鼓励和支持的行业,而中国的电力企业已积极介入印尼各类火电、水电等新能源电站的建设。为配合印尼的禁止原矿出口政策调整,多个大型中国企业在印尼新建镍铁和氧化铝冶炼厂,延伸产业链,填补了不锈钢生产的空白。基础设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大量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来到印尼,或利用中国政府资金或利用中资银行贷款承建公路、码头、铁路和桥梁。印尼注重园区的建设,中国企业已形成广西农垦工业园、青山镍矿冶炼工业园区、上海通用五菱工业园区、天津聚龙棕榈油农业园区等。中国投资的水泥、钢铁、建材、能源、汽车、农业、家电、电讯、房地产等诸多领域,也都是印尼需要发展的行业。这些项目和行业的合作,既符合印尼经济发展的方向,带动项目所在地的就业,增加当地税收,也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互利共赢。
下一步,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如雅万高铁等将直接带动印尼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000多家各类中国企业在印尼进行贸易、工程承包和投资合作。今年首季度中国对印尼的投资落实约5亿美元,已跃升为印尼第四大投资来源国。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中国企业是利用设在香港、新加坡的投资平台公司来实现在印尼投资的,这些投资都还没有包括在中国对印尼的投资统计之内。来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比较优秀的企业,在带来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管理等知识。目前,还有不少中国企业还在考察印尼的投资环境,处于投资评估阶段。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
中国企业在投资印尼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问题。体现在:中国企业对印尼的政策法规和运作规则还研究不够,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项目的实际落地比例还偏低或进展缓慢;印尼的一些软硬件基础还不尽如人意,提高了投资成本和项目工期;投资中一些障碍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如征地、审批许可、外派人员限制过严、员工效率偏低等方面。
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政府目前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来,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产能合作与装备制造合作,参与相关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产业园合作等。东盟很多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外来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需求迫切。而中国已进入工业发展的成熟期,拥有大量的优势产业和产能。可以说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互有需求、互具优势、互为机遇、互补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的产能合作,建议如下:
一、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为产能合作创造更好的合作环境。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多边或双边沟通和合作机制,加强合作意识,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打造公平便利的市场准入规范。
二、提升投资服务涉及到的部门的服务水平,为产能合作提供实在的支持。跨境产能合作,企业既面临产能输出国对“走出去”企业的管理、支持和服务,也面临对产能输入国当地的财税政策、行政许可程序、外派劳工政策、法律法规等投资环境不熟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投资决策以及经营成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需要双方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升服务水平,特别需要各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为企业创造便利的投资环境,为双方企业的友好合作清障搭台,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作为中资“企业之家”,也会充分发挥沟通和桥梁作用,为在印尼的中资企业提供服务。
三、发挥金融支持力量,助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等产能合作项目具有金额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仅凭单一金融机构无法承担,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或通过设立双边或多边国际产能合作基金、或依托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等平台;或通过公私合营,采用BOT、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或采用银团贷款、出口信贷、项目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为项目融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达到5000亿人民币,也可依予以实际利用。中国银行愿意为所有“走出来”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成为“一带一路”的金融大动脉。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中国银行将在三年内提供10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欢迎各位企业家与中行加强联系。
我们相信,只要各方抓住机遇,扎实推进,共同努力,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一定会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