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8 月 13 日,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会议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由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联席会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承办。

中医药在这场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疫情暴发初期,中医药如何阻止了疫情蔓延?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中医药起到什么作用?在恢复期,中医药有哪些帮助患者康复的干预方法?如何应对焦虑和失眠?在本次会议上,曾在抗疫一线指导和参与救治的专家及有着深厚资历的心理学专家回顾总结治疗经验,给出了答案。
会议由商会总会秘书处薛宝华秘书长主持,驻印尼使馆经商处石资明公参、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周惠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刘保延主席分别在会议上讲话。

本次会议有约 300 名会员单位代表参加线上会议,约 100 余位在印尼华人华侨和马来西亚中企商会会员在线观看直播。


李光熙教授讲授《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及避免轻症转重症》。
李光熙,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呼吸及重症医学科助理教授及补充替代医学中心助理教授。
2020年2月份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入选国家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并作为北京新冠肺炎牵头人之一,参与指导北京市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020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入选沙特国家中医医疗队副组长,与团队人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救治任务。

“三板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是有效票防御病毒有有效途径。
目前印尼可能是以德尔塔毒株为最主要传染源,德尔塔毒株传染性非常强。最近在许多国家流行主流毒株都是德尔塔毒株,英国六月的报告显示,新增感染中超过90%都是德尔塔毒株,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变短,相比以前潜伏期比较长,一般病人需要一周左右;感染后体内的病毒载量更高,传染性变强。
我国的科兴新冠疫苗在智利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完两针剂人群中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是大约65.9 %,预防住院的效率是87.5%,预防进ICU的效率是90.3 %。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在治疗上中医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中药最主要功效是提升了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把病毒清除干净,杀死病毒。

“强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打疫苗,防患未然最重要。
我们早就和各种各样的病毒打过交道和很多病原体共处了好几百万年。所以我们身边不仅有新冠病毒,还有流感病毒,水痘病毒,以后还可能再出现各种各样新病毒。所以对德尔塔毒株的阻断和新冠病毒其他变异毒株没有本质上区别,还是“三板斧”: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戴口罩、勤洗手;接种疫苗是对保护易感人群最主要的方法。
我国中医药抗疫历史上中药是功不可没的。中国发生过352次大型的瘟疫,每一次都是通过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在预防新冠病毒方面中药处方主要还是用于补气发表,就补正气补后同时出汗,通过排汗的方法把邪气驱逐出去,补气又不伤身。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驱逐病毒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目前中医药主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金银花颗粒、莲莲花清瘟、板蓝根等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汪卫东教授《如何应对您现在的焦虑与失眠?》
汪卫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管情绪”如何应对特殊情况下的焦虑
疫情不但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也让我们的心理处于焦虑之中。那么,如何缓解焦虑呢?面对疫情这种特殊的情景,焦虑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多大的影响?
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疫情当前,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反应,要允许它们存在;也要理解它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程度会逐渐减轻的。其实,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如果家人也处于担忧之中,当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并发现是同样的心情时,也会带来释然。还可以给你记挂的亲友打电话发微信,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分享你们的感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想想你现在或曾经有哪些兴趣爱好?利用兴趣爱好,那花一些时间去做这些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当然还可以跟家人一起分享。

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了解疫情变化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获得掌控感。但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不但扰乱正常的生活节奏,还会带来心理恐慌,因为处于焦虑之中的我们更容易关注负性信息。可以利用网络找到一些冥想、轻音乐、正念训练的音频,这些都有助于你缓解焦虑。(完)
由商会秘书处供稿